看著前路忽遠忽近,
變得清楚,變得模糊……
看著天空忽大忽小,
看著前路忽遠忽近,
變得清楚,變得模糊……
看著天空忽大忽小,
做design功課的時候,往往會用到Crtl+Z來回到上一個動作。之前忙功課忙得天昏地暗的時候,連生活都像要按上一個Crtl+Z來回到上一個動作。比如說不小心把水杯打翻了;炒菜的時候,鹽多下了。突然間都有衝動想要按上一個Crtl+Z。
只是,生活中真的會有按Ctrl+Z的機會嗎?如果有的話,人只會有更多的藉口,更加不珍惜自己所擁有的。
最近在電視上聽到的一些香港流行曲,聽到以後只覺得無言以對。因為我又聽到一些把日本或西方的流行曲,旋律稍微作一些改動,歌詞換成中文,找個歌手唱唱,然後就變了是香港自己的作品一樣。雖然有部分人會知道跟原作的質素差好遠,聽過原作就不屑於再去聽這些"原作"。但是似乎社會上很受落,不然這種現象不會持續出現在香港,不被淘汰同時卻仍然有一大群的追捧者。
香港的很多作曲或作詞人,現在很大部分已經不能寫出甚麼好音樂了。不是沒有,大概應該說,甚麼樣的市場就需要甚麼樣的產品,甚麼樣的人就給他甚麼樣的音樂。
話說在前頭,這些絕對不是抄襲行為,但是這些所謂的不同版本,唱片公司及歌手本人不會主動告訴你原曲是甚麼,因為這會影響到他的唱片銷售量及人氣,同時也是為了減少人們把他的歌跟原曲作比較。
如果說,人都是因為亞當夏娃偷吃禁果,而去接觸那些不被允許的事;那麼,那些會一腳踏兩船、當第三者的人,就是被施了矇蔽雙眼的魔法。
這些人,換個角度來說,都是可憐的。
因為單擁有一個人,而覺得不夠好,不夠完美,藉以第二個人來填補不足、空虛感。人是不是總是很容易愛上別人?愛上別人的情人,對方卻不愛你的時候,他們是孤獨的。
厚愛林方文的女人,都是嚮往愛情的人吧?嚮往浪漫、深情的愛情,是女人的信仰。但是愛著一個只愛自己的人,可以換來多少幸福?當我們說著不會愛上一個這樣的人,卻還是會心甘情願的愛上。徹底的盲目,帶來徹底的愛情。
到底是愛一個比自己更愛自己的人比較幸福,還是愛一個比較愛自己的人幸福?
是你比他愛得多一點,還是她比你愛得多一點?這都是不能比較跟計算。
當你發現她或他背叛了你,你深情的離開時,你卻仍然是愛著他/她。因為你還留著對方給你的快樂。
看完14集的ルル後,越來越覺得suzaku跟ruru兩個人,好像已經遺忘當初為甚麼要從內部改變,為甚麼要成為zero。
從尤娜死的那時候開始,suzaku心裡只記著為尤娜報仇,不看清事實並且認為自己才是對,覺得全部事情都是ruru的錯,連shari的死也說是ruru殺的,但是他又知不知道他是因為ruru才一直活下來的。
從ruru跟其他人被刪改記憶的那時候開始,ruru已經開始失去理性,後來shari死後,這股憤怒又埋下了多少伏筆?
到這集的時候,那個開著knightmare的士兵所說的話,已經透露出zero的改變了。
經過連續幾小時的死鬥,我終於把「臥底」給幹掉了。
果然刀大的是最強的,不然我是不可能跟它來個死拚活鬥!
這場死鬥雖只經歷了幾小時,但現在我還是意猶未盡,還想繼續,直到至死方休!
我等待迎接下一場戰鬥,不管是作為旁觀者,還是參與戰鬥的人!
有沒有經常都想要去了解一個人,或者儘量的了解一下自己。我們用盡各種方法去了解,去查個究竟,到頭來,其實我們了解了多少?有人會不斷去了解自己,探索自己的可能性;也有人去猜度別人的思想,希望可以知道別人在想甚麼。
也許你現在覺得很了解自己,也許你現在覺得很了解一些人。也許,你根本從未了解過。
大概就像張小嫻說的一樣「要了解一個人,才可以愛他。這種想法是不是應該留給青春年少的日子?當你再老一些,你甚至不希望任何人了解你,好像已經沒有這個必要了」,「當我們不再青春,不再年少,我們才終於願意丟開那個了解的包袱。你可以愛一個人,而不必完全了解他,你只需要是最了解他的那個人」
其實我這個人很多時候都很膚淺。看到別人的親人死了,我只能儘量幫助他們走出陰霾,也不懂得為此而感到傷心,因為我還沒有這樣的深刻經歷;我也不懂得同情跟可憐他們,因為這不會是他們想要的。
與其只懂得在心理想著"他們真慘",倒不如給點行動,比起 "可憐" 二字來得實際。奇蹟不是靠想像出來的,奇蹟是人創造的,奇蹟就算等到天荒地老,也不會出現;會出現的,是人的能力。